TG体育

媒体报道

新民晚报:内环高架“年轻化”工程初显高质量端倪

日期:2023-09-07     点击量:

一叶知秋,见微知著。昨晚,内环高架设施提升和功能完善(中山北一路-四平路、政本路-周家嘴路)工程虽然还只是开启9月8日正式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但现场已显示出了比去年试验段(四平路—政本路)更高质量施工的端倪。

昨天23时不到,一位位施工人员便携吊车、叉车、货车等一辆辆工程车“列队”于靠近内环高架的黄兴路上。不过,耐心等到23时,内环高架黄兴路上匝道才按原定计划正式封闭。封闭前,上匝道前面没有社会车辆排“长龙”;封闭不久,施工人员便开着工程车驶上高架,分成多个小组各司其职。

夜幕下,原本车水马龙的高架,变成了“沙场秋点兵”的作业场,头戴安全帽身穿橙色反光马甲的施工人员多而不乱。他们有的移动高架中间的隔离墩,有的调整高架地面标线,有的吊卸施工围挡等材料,然后着手安装……

施工围挡就安装在距离外圈防撞墙1.5米远的地方。1.5米宽的空间内如何施工?来自上海市政总院的内环高架设施提升及功能改善工程(中山北一路-四平路)总承包项目经理钱程介绍,这离不开施工工艺和技术攻关。原来,内环高架设施提升及功能完善工程项目(四平路—政本路)试验段施工时使用的“超高压水射流”机器人,已进行了“瘦身”。该机器人通过高压水流精准发力切割混凝土时,能巧妙地将钢筋保留下来,一小时可“切割”20米左右的高架防撞墙,“瘦身”后的宽度已从2米左右降到了0.9米!

如此“瘦身”,堪称一发而动全身。由于1.5米宽的区间,能在维持高架车道数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移动隔离墩、压缩局部车道宽度等方式“挤”出来,才使得6时至23时的高架,能一边施工,一边通行,从而不但大幅降低施工对高架交通的影响,也能避免以往夜间施工白天还路于民而必须采取的一些反复性劳作,使得此次施工路段的总长度虽然比去年试验段长,但计划的工期,比去年试验段时还要短。

钱程告诉记者,除了对“超高压水射流”机器人“瘦身”外,接下来的施工还将采用一些新材料和工艺。如施工中固定高架防撞墙外侧临时施工支架的螺栓,将可以拆卸,从而不会像以往一样在施工行将结束时还要费时费力地割锯;而上下匝道“年轻化”时,准备包上一种时尚而实用的一种材料。


分享到:
首页
关于我们
集团简介 董事会与高管团队 组织架构 企业荣誉
TG体育中心
集团要闻 媒体报道 图片TG体育
业务领域
建筑施工 设计咨询 房产开发 城建投资 建材工业
企业文化
文化理念 员工风貌 社会责任
科技创新
核心技术 知识产权 领军人物 科研项目 科技成果 主要装备 研发平台
投资者关系
公司章程 股东回馈 股东大会 公司公告 定期报告 经营简报 重大项目 投资者服务 可持续发展
党群工作
党建工作 工会工作 建工青年
服务中心
加入建工 联系我们 教育培训